前几天在***老板朋友圈看到HB CZ805在开车,高铁价298,作为突击步枪爱好者立马下单,到手把玩了一段时间后才敢发测评,毕竟使用过才有发言权嘛。
去年核爆时HB放出了CZ805的卫星,照片看起来非常诱人,造型还算准确。我很佩服这个冷门厂家敢出这个冷门型号,HB前一个产品是Mk11机匣,当时这个机匣反响平平,接着推出第一个整枪型号居然是CZ805,冷门型号也降低了和友商撞车的可能性。废话不多说了,开始测评。
这是2010年10月6日下供水弹公众号发的美图
我觉得它比scar香
看看初速,买了还没到
搞快点搞快点
我收到这支没有翻车,可以代表大货水平
基本配置:主体*1 弹匣*1 火帽转接*1 十字螺丝*3 六角扳手*1 十字螺丝刀*1
(夸一句,只需附带的六角扳手和十字螺丝刀,可以将整枪进行拆解)
HB CZ805原型是捷克CZ公司出品的CZ Bren 805 S1,主要用户为美国民间。我实在是想吐槽,我是军规爱好者,有全自动功能,做成捷克军版不好么emmm。
805 s1真铁图
锦明12波
a723351085
2021-5-1
60多不到70
撬棍
可以了。这东西巨难拆,改装基本不考虑了
目前为止HB一共出过三版805,第一版附带机瞄是马盖普pro,第二批附带机瞄是尼龙马盖普,弹匣改为HK刻字匣,第三批也就是我手里这批,无电无机瞄,HK刻字匣。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火帽:尼龙鲨鱼火帽,可以轻松拧在管子上,但是拧紧后,由于没有垫圈调节,火帽不出意外的是歪的,需要松一点才能到正中的位置。火帽不是真铁样式。
外管:铝合金,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外19(接近20)内16原厂配有银白色14逆牙转接,可以接其他14逆牙火帽。外管比真铁粗还短。
内管:粉色铝合金,自带白色橡胶环固定,露出的长度足够接上旋。
导气座:尼龙材料,细看还有纤纹、缩胶,做工不理想,有机米螺丝锁住外管。外形还算还原真铁,前端有导气调节阀的造型,只可惜没有做成分体结构,不可动。下方有和真铁一样的刺刀座。
导气管:金属材质,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靠近导气座的地方缺了几个孔。导气管和导气座配合的很紧密,要是导气管外加上弹簧细节,就更还原真铁了。
805的外管,导气座,下导轨和导气管是固定成一体的,非常牢固,外管根本不会晃动。拆下需要拆掉左右导轨的螺丝和下机匣的前销钉,取下左右导轨,再往前可以抽出来。这部分做功相当好,没有任何的松动。就不发图了,之前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拆下来,忘了拍照就装回去了。侧导轨这玩意儿太紧了,卸了螺丝还需要使用工具才能撬出来,很容易误刮伤前背带扣和侧导轨的漆面。
这缩胶。。。
机匣小零件:包括下导轨,侧导轨,前后背带环,挡壳板,弹匣卡笋,快慢机都是锌合金,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而且漆面非常平整顺滑,把玩这几天下来,也没出现磨白。比某些同行好太多。某俊二代的机匣小件没几天就露白了,某朝MK17导气座的漆面特别粗糙,背带环没几天也露白了。
上机匣:尼龙,真铁是铝合金,hb的外形还原很高,刻字也还原了S1。上机匣是一体的,尼龙原色,未上漆。上导轨弯曲程度不大,有轻微的波浪变型,导轨标准,G桥完美安装。机匣两侧刻字清晰,凹刻,喜欢的可以自己填色。机匣左右两侧凹陷部分,也就是刻字区域,是整个机匣缩胶的重灾区,大概率是因为机匣面积太大,尼龙注塑后,机匣厚度不均匀,冷却时间不统一,最后导致缩胶形变。
上机匣下方有三个金属色销钉,也起到固定上下机匣的作用。
拉机柄和机片: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形状也还原真铁,不过HB拉机柄只能装在左边,不能换边,机片复位簧后置,也许是我运气好,我这只拉栓回膛也可以完全到位。
行程
不得不吐槽HB的蜜汁操作,拉机柄给的是十字螺丝用来固定,我一度以为我的没有配,三个十字螺丝是其他地方的补品。询问了客服后,客服像跟傻子说话似的告诉我,真的是那三个螺丝。没错,拉机柄是要用那十字螺丝自己攻丝固定好的,卧槽这不是2021年?固定后拉机柄结合的很紧,如果你的松动,大概率是没有紧到位,或者螺丝已经歪了。
我觉得它比scar香
看看初速,买了还没到
搞快点搞快点
我收到这支没有翻车,可以代表大货水平
基本配置:主体*1 弹匣*1 火帽转接*1 十字螺丝*3 六角扳手*1 十字螺丝刀*1
(夸一句,只需附带的六角扳手和十字螺丝刀,可以将整枪进行拆解)
HB CZ805原型是捷克CZ公司出品的CZ Bren 805 S1,主要用户为美国民间。我实在是想吐槽,我是军规爱好者,有全自动功能,做成捷克军版不好么emmm。
805 s1真铁图
锦明12波
a723351085
2021-5-1
看看初速,买了还没到
60多不到70
撬棍
2021-5-1
60多不到70
可以了。这东西巨难拆,改装基本不考虑了
目前为止HB一共出过三版805,第一版附带机瞄是马盖普pro,第二批附带机瞄是尼龙马盖普,弹匣改为HK刻字匣,第三批也就是我手里这批,无电无机瞄,HK刻字匣。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火帽:尼龙鲨鱼火帽,可以轻松拧在管子上,但是拧紧后,由于没有垫圈调节,火帽不出意外的是歪的,需要松一点才能到正中的位置。火帽不是真铁样式。
外管:铝合金,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外19(接近20)内16原厂配有银白色14逆牙转接,可以接其他14逆牙火帽。外管比真铁粗还短。
内管:粉色铝合金,自带白色橡胶环固定,露出的长度足够接上旋。
导气座:尼龙材料,细看还有纤纹、缩胶,做工不理想,有机米螺丝锁住外管。外形还算还原真铁,前端有导气调节阀的造型,只可惜没有做成分体结构,不可动。下方有和真铁一样的刺刀座。
导气管:金属材质,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靠近导气座的地方缺了几个孔。导气管和导气座配合的很紧密,要是导气管外加上弹簧细节,就更还原真铁了。
805的外管,导气座,下导轨和导气管是固定成一体的,非常牢固,外管根本不会晃动。拆下需要拆掉左右导轨的螺丝和下机匣的前销钉,取下左右导轨,再往前可以抽出来。这部分做功相当好,没有任何的松动。就不发图了,之前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拆下来,忘了拍照就装回去了。侧导轨这玩意儿太紧了,卸了螺丝还需要使用工具才能撬出来,很容易误刮伤前背带扣和侧导轨的漆面。
这缩胶。。。
机匣小零件:包括下导轨,侧导轨,前后背带环,挡壳板,弹匣卡笋,快慢机都是锌合金,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而且漆面非常平整顺滑,把玩这几天下来,也没出现磨白。比某些同行好太多。某俊二代的机匣小件没几天就露白了,某朝MK17导气座的漆面特别粗糙,背带环没几天也露白了。
上机匣:尼龙,真铁是铝合金,hb的外形还原很高,刻字也还原了S1。上机匣是一体的,尼龙原色,未上漆。上导轨弯曲程度不大,有轻微的波浪变型,导轨标准,G桥完美安装。机匣两侧刻字清晰,凹刻,喜欢的可以自己填色。机匣左右两侧凹陷部分,也就是刻字区域,是整个机匣缩胶的重灾区,大概率是因为机匣面积太大,尼龙注塑后,机匣厚度不均匀,冷却时间不统一,最后导致缩胶形变。
上机匣下方有三个金属色销钉,也起到固定上下机匣的作用。
拉机柄和机片:表面是接近钢制磷化的颜色,形状也还原真铁,不过HB拉机柄只能装在左边,不能换边,机片复位簧后置,也许是我运气好,我这只拉栓回膛也可以完全到位。
行程
不得不吐槽HB的蜜汁操作,拉机柄给的是十字螺丝用来固定,我一度以为我的没有配,三个十字螺丝是其他地方的补品。询问了客服后,客服像跟傻子说话似的告诉我,真的是那三个螺丝。没错,拉机柄是要用那十字螺丝自己攻丝固定好的,卧槽这不是2021年?固定后拉机柄结合的很紧,如果你的松动,大概率是没有紧到位,或者螺丝已经歪了。